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既然是有关青年的节日,我来说几句有关最近在电影业内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米花之味”团队被指控窃取他人商业机密这一事件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不知道这场闹剧中,你是否看得到自己,也不知道在这真相一层层被揭开的时刻,忙着站队评判的你会感到一丝不安吗?
必须要声明的是我不认识“米花之味”的导演鹏飞,也不认识他们的任何主创,更不了解他们声明中所阐述的那些事实真相是不是真的。在这里,我只想说说我所了解和亲身经历的事实真相,也正是这些真相让我异常惊恐。
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这里就说说我真实的所见所闻。
任何和大象点映有过交集或合作过的人都知道大象的主要商业模式不是那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公众号,而是他们的发起人制度。说白了,就是类似在微信上卖面膜的微商,一个老大,控制10个小老大,10个小老大再控制着100个小小老大...只不过他们卖的不是面膜,而是电影,和电影的口碑,而且以小众文艺电影偏多。而这些“老大们”由文艺青年,知识分子等组成。有了这样的“销售库”,不仅可以保证点映场次的数量,更可以保证口碑的一致性。这是为什么呢?数量好理解,口碑这个完全靠个人客观+主观意识去评判的东西怎么控制?毕竟米其林三星大厨做的美食也会有人不喜欢,但这正是大象点映的卖点。平时维护笼络这些关系,并不容易。除了需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糖衣炮弹那一套“贿赂”“老大们”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说白了,就是从上至下控制他们的思想。
如何控制思想?听上去非常严重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但聪明的吴飞跃确实“潜移默化”中做到了。不用说打着为“艺术找到尊严”这种自带光环的旗号会让多少在社会中找不到存在感的文青愤青们沸腾,抱团取暖。当一个群体发展得越来越大时,自然会形成一种集体文化。集体文化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思想的统一性,和排他性,还有同辈压力的产生。一旦一个“群内主流思想”或“群内政治正确”的观点出现,若不跟随或认同,就会被同辈排斥,不知道多少人会有这种心理。这其实也是我看到的现象。大象点映目前作为一个可以辐射到全国各地的组织,自然群众基础非常可观,并且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现代科技发达的一大通讯产物就是微信群,而大象作为如此庞大组织的领导者必然会使用这样的工具。据我所知,大象点映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微信群至少有上百个,直达人次至少过万。不说有多少参与者本身就是和他们思想一致,志同道合的,有一个现象我必须要说。身为多个群群友之一的我,经常会看到他们的组织分支头目在群里打压反面声音。一旦一个公共事件出来,或者大象发行的电影上线,但凡有人在群里发表和群内“主流指导思想”不符的声音,会被立刻打压甚至围攻。在这里很明显,吴飞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他常常自称的导演,俨然是一个教主。也因为这个,经常会有参与者因为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愤怒退群。可怕吗?可怕。先不聊对社会秩序潜在的危害,我们回到电影“米花之味“这个事件上,可怕的还在后面。
众所周知,大象点映的创始人吴飞跃在多个场合接受采访表示,自己这篇文章(于4月26日发布的“致《米花之味》团队:请不要打着文艺的幌子,干盗窃的勾当。“)“早在上周三便已写完,但考虑到《米花之味》的上映,不希望因此事影响该片的正常排片,便一直等到该片上映近1周,排片量低至0.2%以下了才发布文章。”
真的是这样么?多么圣人的表现啊!然而笔者就可以用实锤证据证明,吴飞跃在撒谎。恐怕他自己才是那个“真实的谎言”编剧。
其实早在4月18号,“米花之味”全国公映的前两天,大象点映的吴飞跃及其骨干成员就策划在当天公开那篇蓄谋已久的文章,试图给“米花之味”最致命的一击。选在18号一个是因为那正是“米花之味”公映前最关键的时刻,更重要的是他们计划推出大象点映的重磅项目,也就是李睿珺导演的“路过未来”。多么精明的策划,狂踩一个电影搏眼球的同时,完成对自己力捧项目的炒作。笔者怎么知道?请看如下部分证据图,来自4月18号大象点映某发起人群,以及微博证据。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所有人蓄势待发,等待这枚重磅炸弹发出时,大象点映自己的服务器瘫痪了,不仅导致大象原计划对“米花之味”的攻击搁浅,更使网上已经购票“路过未来”或者等待购票的网友们对大象骂声一片。
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此事件发生后,大象的骨干们居然诱导群友们把服务器瘫痪的原因往“米花之味”上引,有人在群内说是服务器遭到了不明攻击,还有人说莫非是群里有人走漏风声?
也正是因为此事件,大象的核心骨干们果断在之后放弃了这个大群,一切行动改在内部指挥下达。之后便有了26号的文章发布。
看到这里,你一定觉得毛骨悚然,更有趣的是,他表示“大象点映暂时还没有打算走法律途径。”任何人都应该清楚正常的“维权”第一手段是法律途径,而不是像吴飞跃现在这样利用自己销售途径带来的群众基础去四处煽动,以及类似泼妇骂街似的咬人。
其实看看骨干们之前微信里发的过去活动规模,参与者的身份背景,不难看出这一切并不是天方夜谭。甚至很多公知都在那篇文章公布的第一时间跳出来转发,支持大象。此刻,我忽然明白了大象群里某骨干发出的那句话“相信我们台前幕后的神秘力量。”我想,久经商场的吴老板应该最了解代持股东的真正意义吧。
继续往下说,回到26号那篇文章。吴飞跃非常圣人地表达“对事不对电影,希望大家支持好电影“,那么他和他手下的骨干们又是在现实中如何做的呢?不说各大网络平台(豆瓣,淘票票,猫眼,时光网,毒舌观影团)等的恶意抹黑中伤打差评,也不说去院线经理群呼吁不给 “米花之味” 排片等等,更不用聊吴飞跃利用自己十年财经记者积攒的媒体资源去发布那些诱导性文章,咱们就来看看他们骨干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的那些言论。
看了各方声明后的我,不得不佩服大象骨干们集体带头撒谎的能力。
不是不针对电影么?不是不希望影响“米花之味”的票房么?
原来最重要的是阅读量10w+,不得不说,这位大象骨干真的说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请大家自行去看看这篇不在头条的推文,是不是大象有史以来阅读量最高的文章。
还有“维权”的同时推销自己的新产品?
更可笑的是,似乎为热度减退而着急的吴飞跃,竟然多次把别的电影扯进来…原来都是“米花之味”的错?这真的是单纯的维权吗?笔者怎么记得目前曝光出来的所有证据表明,做那个公众号的公司好像和“米花之味”的导演以及主创团队没有关系。
惊叹吴飞跃演技的同时,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真理。
再说另一件真实发生的事。大象这家公司已经不是第一次“碰瓷”。早在17年12月,有部电影叫“嘉年华”上映的时候,在三色幼儿园事件爆发的当天, 原本排片很不乐观的“嘉年华”一下子热度猛增。这个时候,吴飞跃和他的团队忽然跳了出来表示“我们用百城黄金场力挺嘉年华”等等,还把自己的Logo打在了嘉年华海报上(比出品方的Logo还大还靠前),并把“嘉年华”直接放在了他们的业绩列表上。当时不明真相的我也和其他热血沸腾的小青年们一起转发了大象发起的声明,试图让更多人加入到支持这部电影的队伍。事后吴飞跃和嘉年华宣发团队在微信上的隔空对骂才让我知道其实“嘉年华”的片方根本没有和大象达成合作,一切都是大象单方面自导自演的戏。而众筹观影这个模式并不需要影院公映中片方的授权这一特质也使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嘉年华”的片方就这样吃了一个哑巴亏。可笑的是,在幼儿园事件被辟谣后,也是大象的这群骨干依依不饶,在微信朋友圈和各大群里煽动大家去质疑有关部门和警方给出的事实真相,仿佛重要的不是现实中小朋友们平安无事,重要的是如果一切是假新闻,他们如何继续碰瓷炒作?恕我直言,我甚至认为他们希望此事是真实发生的。事后由于和嘉年华片方的不愉快,吴飞跃带头在朋友圈把嘉年华写进他们把一年业绩编成的诗里,最后两句,字里行间无不在酸嘉年华。这一切在业内都是有目共睹。
身为大象群内的资深群友,我再讲一个事情。曾经大象的成员们还内部攻击说毒舌电影和另一个实力雄厚的新媒体平台抄袭了他们的文案,并强烈呼吁应该去找毒舌道歉。最后仅仅是内部起哄,后续没有任何声音。这是为什么呢?显然,毒舌电影恐怕不是大象说碰瓷就可以碰的,还是欺软怕硬啊!毕竟“米花之味”的主创团队都是影坛新人,就像那位大象骨干叩敏说的,哪能和大象在艺术电影界的影响力比呢?更何况大象还有台前幕后神秘的力量加持不是吗?
写到这里,我想说,我不惊讶一个人可以道貌岸然地装成受害者,对大众,对媒体撒弥天大谎;我也不惊讶年纪轻轻出来做事预算紧张的小青年们不幸被选中当成某组织炒作的垫脚石;我更不惊讶会有这么多无良媒体人,无脑群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急着站队看上去必赢的强者;最最让我惊讶和不能接受的,是群体性撒谎,或者纵容谎言。现实中不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真相,而是至少上百人,甚至上千人都事先知道此事。其中至少300多人在大象控制的群里一起经历了18号,蓄意攻击“米花之味”的全过程,以及完全清楚大象的骨干们背后煽动鼓励成员们去各大网络媒体平台抹黑“米花之味”,如此大基数的群体,这么多人知道真相,却可以无一例外地保持沉默,甚至眼睁睁地看着吴飞跃对媒体,对大众撒谎,把黑锅和脏水丢给无辜的他人。而这些知道真相的人,多数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 如果把这一切归功于这个组织的“洗脑”能力,我只想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这些青年的良知在哪?什么时候我们失去了诉说真相的能力?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在真相面前选择保持沉默?为什么我们可以眼看着一个在各大媒体和公众面前保持“圣人”形象的人在说谎,甚至刻意在给一部辛苦拍出来的诚意电影泼脏水时默许这一切的发生?
因为你真的认为“米花之味”的团队窃取了大象的商业机密并参与剽窃吗?因为你真的一心维持正义?在这里不说正常的独立思考和逻辑下,一个估值几百万美金的公司,随便就能被一个所谓“窃取”的商业计划书击垮的可能性。我们就在这一刻,质问一下自己的内心!
还是你真的被大象这个组织洗脑了?因为你还靠着大象吃这一口饭?因为你相信强者会赢,所以跟着强者走一定没错?还是从众心理让你不敢说话?或者,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想亲眼目睹一部好评如潮的电影如何被脏水毁掉?
非常了解文青愤青心理的大象在最近推出的项目“炸裂志”中打出“反抗和自由”的宣传语,现在想想无不讽刺。试问控制成员思想和自由表达的大象骨干们,你们所谓的“反抗和自由” 精神在哪?
抛开吴飞跃个人的所作所为还有所谓的“剽窃”,这整个事件最可怕的地方在我看来,是集体性沉默和撒谎。真相面前,我只想再次大声质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所谓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时代青年们怎么了?我们的良知在哪? 还有我们那些所谓的公知?是不是都在为共同的利益沉默?
如果我们的国度,可以提供给一个拥有这样DNA的公司,或者更准确的说,组织,一个任其滋生发展的土壤,这才是最大的不幸,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